聚焦区块链
www.jujiaobtc.com

张一锋:法定数字货币的全面发行,不会一蹴而就 | 巴比特学院

6月28日,在乌镇峰会现场,巴比特学院导师,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锋以《数字货币与区块链发展》为题,讲授了数字货币的发展,解读了当下各国的监管政策,并对区块链技术及案例进行了分析。以下为精彩观点汇编。

1、数字经济驱动数字货币的产生

货币的演进经历了实物货币时代、称量货币时代、纸币时代、电子货币时代。货币的演进有两个轮子:社会经济变化是内在动力、科技水平发展是重要基础。

为什么宋朝会出现纸币?一方面是因为在宋代,商品经济和交易空前繁盛,铜钱不够用,于是出现了铁钱,后来还出现了最早的纸币——官交子,这都是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应运而生的。另一方面是因为宋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,科技的发展为纸币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。

所以研究数字货币不能孤立地去看,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社会文明与货币发展历史的大背景下。迈入数字经济时代,同样会需要新的成本更低、效率更高、安全性更强的数字货币形态的产生。在技术方面,过去几十年,互联网技术和加密技术的发展,又使得我们今天谈论数字货币成为一种可能。

对于数字货币的探索,早在1982年 David Chaum 就开始提出E-Cash数字货币理论系统,并在1990年创办DigiCash公司,当然Ecash是中心化的。1997年 哈希现金(Hash Cash)算法机制问世,尝试解决去中心化系统的双花问题。2004年 “可复用的工作量验证”机制问世,成为比特币POW机制的前身。而之后的比特币尝试去解决以下问题:防伪性问题、匿名性问题、双花问题、可信中心问题、货币发行问题,作为比特币底层的密码算法、公钥地址、共识机制、分布式账本、工作量证明等技术构成了区块链技术。

2、央行一直关注数字货币发展

目前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:

(1)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应采用双层投放体系;

(2)央行数字货币应以账户松耦合的方式投放,并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;

(3)中国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应注重M0替代,而不是M1、M2替代;

(4)对央行数字货币加载智能合约应保持审慎态度;

张一锋表示,央行一直在关注和研究法定数字货币。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,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的方方面面,如果要发行,也应该会先在一个小范围内试行,关注在支付领域,我们央行现在叫做DCEP。

3、各国的监管态度渐趋明朗

瑞士金融监管机构 FINMA将虚拟货币主要分为三类,是目前比较典型的一种监管框架:支付型:被用于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支付手段;资产型:代表金融资产,例如参与真实实体收益,公司股份或收益权益,或者获得股息或利息支付的权利,受相关金融监管制度的监管;功能型:一般情况下,授予用户通过基于区块链的基础设施使用数字产品或服务的权利,该虚拟货币目前不会被视作证券。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,只要涉及资金,都要受到反洗钱法规的监管。

张一锋强调,目前各国的监管态度逐渐有趋同的趋势,只要是适用在原先金融领域的产品和业务,都仍然要接受相应的监管手段,并非用了区块链等新技术就可以躲开监管。

4、看好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投票机制,或有效推动基层自治

张一锋分析了区块链在信息存证、防伪溯源、公众投票、数字政务、可信抽签摇号的应用场景分析。

他表示,我们能不能实现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投票机制,这种投票机制应用上低门槛的,结果是可审计的,过程是事后可追踪的,并在实践中慢慢得到司法领域的认可。尤其是公众投票我非常看好,这个领域如果能推进的话,它可以有效推动中国基层自治。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聚焦区块链 » 张一锋:法定数字货币的全面发行,不会一蹴而就 | 巴比特学院
分享到: 更多 (0)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
聚焦区块链带你读懂区块链

联系我们关于我们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